品书网  >>  同学录   书海沧生/著     讲述了俞家阿迟和阮家小妹的故事,类型:高干,互宠,回忆杀。
   90% 以上的读者觉得本书值得推荐!
来源:喵星人言    2019-07-23 11:04:31    
导读:三年多时间打磨出来的《同学录》,承载太多小同学的催更,抱怨,和恨铁不成钢的……期待(笑。 就是这样的《同学录》,拿到手里囹圄读完一遍的时候,说不失望是假的,怅然

三年多时间打磨出来的《同学录》,承载太多小同学的催更,抱怨,和恨铁不成钢的……期待(笑。

就是这样的《同学录》,拿到手里囹圄读完一遍的时候,说不失望是假的,怅然若失的感觉缓了好久才回过神来。有一些些的难受,像有个小人拿着小锤子,不知轻重地在心口的位置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以至在之后很长时间里我没能再翻开《同学录》,写下我对它的喜爱,向旁人说起它有多好多好。因为那个时候连我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

可是呀,从好早之前,我心里就有个小小的执念——要为它写些什么,或短或长,给它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这样的执念,在心里扎了根,破了土,教我放它不下。所以在坏情绪沉淀了一段时间后,前两天又有了二刷。二刷不似第一遍那般,倒像是山穷水尽之际复而绝处逢生,眼前一片清明。再对一些片段细细揣摩过后,确是我肤浅了。不敢自诩参透其中十分之八九,但求有个一二分,遇上有缘人,莫问是对还是错。

第一次读的时候,按照我一贯的阅读习惯,重心是放于男女主的互动之上,所以当俞迟大笨蛋一直把自己的爱藏在心底还得靠着旁人的只言片语窥见其中一隅时,我是恨不得爬进书里给他一棒槌,狠狠敲醒他的脑袋瓜子。也是这样的感情线让我咂摸个半天仍然没个悟性,觉出几分甜来。可是后来再读,我发现我错了,错得彻头彻尾。

这本书虽然不是以第一人称书写,但却多以女主阮宁的视角铺写整个故事(注意哦,这点很重要)。前边是女孩子家家暗恋酸涩的青柠味儿,后边是嫁做人妇前尘旧事的烟尘味儿,中间个不乏一些插科打诨还有透灵的算计聪明事儿。从少女到少妇再到为人母的过程中,把情感挨个归归类,估摸最后大抵只剩下两种,一是爱,二是恨。但爱……大过恨。

朋友们,这只是个简单平淡的故事。文艺点的说法是故事里的人各有各的算计,决计做了爱恨的从犯和人质,至死方休。哲学点的说法是对自由、自我和权力的抗争和妥协。粗暴点的说法是阮宋俞卢高干家族三代人的那点儿龃龉事。所以啊,故事外的我们,千万不要小瞧了其中任何一个人。

【小金鱼叫宁宁林林,小兔子叫软软迟迟】

(俞迟=林迟=林林=宋中元;阮宁=张小栓)

他们的爱情,叫俞迟阮宁,叫如斯安宁。

不过因着齐大非偶,冠与昨日不同的姓氏,养在今日天壤之别的居室,落入今昨苦心为营的圈套,这四个字来得太过艰难。

俞家孙子只有俞迟一人,但在他出生之前,祖父俞立便偷吃又私生了一子俞季,俞家小妈登堂入室。祖母林清俊眼里容不得一粒沙,毅然与丈夫决裂。祖辈之间的爱,沉重而喧嚣,自私而任性,全部砸在俞迟的身上,教他做了个赌注。林奶奶自立门户在林家老巷中培养俞迟,也就是林迟(跟着奶奶姓),凭一己之力看能否比私生子俞季优秀。于是,一切的悲剧埋下伏笔。

1998年,7岁的小林迟遇上了7岁的阮霸天,一场好戏至此开始。

他是她的小学同学,是她口中小酿(娘)皮,是她眼中的……小呆鹅。

她是他的小学同桌,是他口中的桌桌,是他眼中的……阮宁同学。

阮宁这孩子命忒苦,犯病三回,回回是被人有意无意舍弃的因。那些磨灭的欲望,那些害怕与绝望,把她逼至绝境,用顽固和愚蠢搭了一个壳,把日子生生熬过去。

7岁时高烧不退,家中迷信,把她送到乡下的堂爷爷养了半年。怕阎王来索命,改了性别,变了姓名,叫张小栓。小小的年纪,乖乖听话,一个人背着一书包的退烧药,离开家中。把自己活成男孩样儿,活成所有人的期待,每天巴巴地在村口等着爷爷来接她回家,每天都在预谋着和爷爷的一次不期而遇。瞧,我们小栓多聪明。

待至归家,她是张小栓,是阮霸天,是园里无法无天的混小子,小二病上头,专以欺负林迟同学为乐。打打闹闹,两人因这无厘头的小二病成了冤家,因一套《还珠格格》VCD结了兄弟。小时候的情谊,没有复杂的因因果果,如此简单。

2000年,舅舅出事,阮老见死不救,阮宁离家出走,想再见舅舅一面。孩子气地带了一摞武侠小说,让他在牢中好好学习。当然,身边还带了个林迟“拖油瓶”。他耐心地陪了她一路,见到了想见的人,期盼她不再害怕,又怕她真的害怕。小小的孩子,心思却比大人还柔软。

阮宁五年级时患了轻度躁郁症。因为妈妈没有身份地位,就要被奶奶、婶婶看轻侮辱为妓女,她学习不好时得不到妈妈的体谅,她爸爸延边出任务失踪时妈妈立马抛下她去寻爸爸,连她最亲爱的同桌,也辜负了她的喜欢。她心里有太多难受和委屈,可是不知道该如何宣泄;想对他们好,努力地变成他们心中所想,可是他们都不喜欢她,都看不见……看不见(?﹏?)正如那个三打白骨精受了委屈的小猴子,“每个孩子的心中,孙悟空都是盖世英雄。孙悟空更是小小的自己”。

阮宁犯病时还带有“顺行性遗忘”,每天写日记,林迟依然陪着她。日记写到最后,只有寥寥七个字——林迟是谁,我想他。后来阮爸爸带她去治病,林迟在火车站里哭得泪如雨下。他不相信大人,更不相信阮宁家人,他怕他们治不好她会丢掉她,那是他的珍宝啊。他对阮爸爸说:“你来爱你的祖国,我来爱……她。好不好呀,叔叔。”好不好呀。这珍而重之的承诺,磕磕绊绊兜兜转转好多年,才画了个句号,终得圆满。

彼时的阮宁对林迟而言,是兄弟,是阵风,草率莽撞搅得他的生活天翻地覆,让他手忙脚乱,也让他多了几分人情味。这样可贵的东西,阮宁不知,林迟自知。他一直安静地等着,等那个小混蛋回来,和她再做一做同桌。

三年后,阮姑娘痊愈回来,欢欢喜喜与林迟续了这份同桌缘,那都是2005年的事了。

林迟成了小姑娘的有情人。捏疼他的手,不自觉弓起背想和他一般高,然后再亲一亲他。青春时的秘密是阮宁同学对林迟同学的暗恋啊。

林迟同学呢?书里没有具体写到他的心理活动,但是年少的情谊慢慢发酵,他再也不是当年的懵懂小子了。他喜欢阮宁,在宋林设局故意羞辱他的时候,他瞧见了与心爱的姑娘天壤之别的不同——那是贫穷。“他触摸着冰冷的玻璃,垂着眼眸看她,而那一眼带着近乎窒息的静止,领悟之后的欢喜和势在必得的隐忍。继而,又是温柔。”在06年林奶奶去世后,他原可以回到俞家,努力比得过所有人,以此配得上他心爱的女孩。可是俞家小妈将他贩卖至英国,成为人贩子的“养子”。异国他乡,挨打受辱时,他没有忘记那场盛大的心愿,还要喜欢她,很多很多年,即使这姑娘早已有了意中人。她是他的小王八蛋,是可爱的小王八蛋,是一次次的“勉强”将她留在身边,做了好久好久的同桌呀。

林迟在这一年失了阮宁,失了奶奶,也失了……自由。阮宁在这一年失了林迟,失了爸爸,也失了……惊艳。一对苦命鸳鸯,全做了他人的棋子。

2010年,他们长大成人。他已是“俞宋膝下孙”的08级医学院俞迟同学,她却是离开阮家黯淡了眉眼的08级法学院阮宁同学,你说这两人又是怎样的天壤之别。阮姑娘依旧暗恋着林迟,哦不,是俞迟同学。她唤他林林,不过是记着林奶奶对她的托付。而俞迟却以为他偷了一个失忆的姑娘,混淆了他和她真正喜欢的人——宋林(阮妹在爸爸死后装疯过一次)。他们之间隔着天大的误会和难以抵抗的姓氏,把爱变得卑微,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这一切抵不过阮姑娘的突然失踪。比起再一次失去她,俞迟选择把她拴在身边,做了个自私的贪心鬼,“我说我在赶路,倘若不怕颠沛流离,给了我养又何妨?”

2012年,两个人实实在在地谈起了黄昏恋,又实实在在地分了手,前后不过半年时间。两封信,击退了敌人。同年7月份,俞迟为俞家的声誉被迫假死,偷梁换柱改变身份,成为宋中元。阮宁误以为俞迟是因情敌费小费而自杀,二次犯病,为了死去的他爱得绝望,相思成疾。

2017年,阮宁已经谈了两年恋爱,男友叫傅慕容。不过这男人忒不是东西,跑去和曾经爱过的姑娘勾搭上了,阮父托梦“田未熟,鱼也未肥,我儿耐心等等”。咱们阮法官也是个不会强求的人,分手分得干脆。同年11月,阮宁于延边遇上27岁的宋中元团长。此时的宋中元,又黑又爷们,喉咙低沉,邋遢络腮胡子,身上大小旧伤疤不断,和彼时的俞迟气质形象截然不同。小同学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醉酒后与假想的俞迟“鬼”419,怀了孕。宋中元上门提亲,阮宁为了孩子与他结为夫妻。

婚礼上,他对他的新娘说:“小阮出生在水乡,同我们军区许多优秀的战友来自同一个地方,学习优秀工作努力,我和她相识于部队的探亲晚会,喜欢的东西和许多兴趣爱好都颇相似,欢笑和快乐使我们紧紧结合在一起,你们也许都曾经无意间默默见证。

“走到今天,我相信没有人清楚我心中有多么高兴,希望大家能给我和阮宁最真诚的祝福。”

结婚誓词古板又干瘪,谁想是藏头句子,是他对她的表白——小同学我喜欢你。

你不知道我心中有多高兴。

无人知晓。

眼前这个人,是阮宁,张小栓,神经病。更是他的命,他的掌上明珠,他心心念念想娶到的姑娘啊。

当他是林迟时,在初中的同学录上写着不喜欢阮宁同学——那才不是“喜欢”这么没分量的东西,是“我爱你”;当他是“达尔文”时,他说他不怕死亡,他怕死了的人是她;当他是俞迟时,想“死”之前和她好好道一声别,在游乐园的鬼屋里扮了两个月的鬼:你好啊,我爱你,再见——他的爱像山也像海,山海可移,可他的爱却笨拙得不会动;当他是宋中元时,他记着她小时候“盛世太平,中国永不死人”的心愿,在延边为她成为保家卫国的军人,为阮将军著书正名,为情敌傅慕容挡下一枪,将快死了才舍得拎出来捂得发馊了的小人托付于他: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好好待她。

一直一直,想娶她。死了,也想娶。从未忘。

而后在一起,宋中元也没吐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无论是大学里的俞迟男朋友还是婚后的中元媳妇儿,它都有一个被误导的前提:阮宁失忆了,把真正喜欢的男孩子(宋林)记错了,让想了很多年的林林捡了个便宜。所以,他有多爱,就有多怕,自己不过是无耻地做了个骗子,骗了她的感情,留住她的人。他宠着她,圈个地让她吃吃喝喝撒撒欢儿,坚定地陪在她的身边:活着,不离。不是“不离婚”,是“不离开”。

但隐瞒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背后还有宋林这个大boss在。知晓俞迟在英国两年的遭遇后,再加上宋中元的真实身份,阮宁免不了好一通折腾。她爱俞迟,于是卑微了一辈子,在情敌费小费面前也抬不起头,因为曾经“美如春园,目似晨曦”的姑娘早已在暗恋中变得平凡而自卑,变得不像自己了。她与全世界的姑娘为敌,做一只埋沙的鸵鸟。当她愿意开始一段对等的感情时,结果全部归零,她得有多绝望,这场没有终点的暗恋得有多伤人。

好在咱们阮姑娘不是咋咋呼呼闹脾气的小孩子了。在冷静一段时间俞迟负伤归家后,她明明白白说出了自己活了这么多年想要的东西:一个家——有坚强的神奇女侠妈妈,有不会死的超人爸爸,还有一个长成什么样都好的宝宝。这是在失去了爸爸,妈妈立马组成了新家庭后阮宁最渴望的东西。

而俞迟最想要什么?同为家,一个有俞迟有阮宁的家。当囚禁在万里之外,麻木绝望地等待死亡时,他有多么想回家,想念那个唱歌跑调小孩子,想再……见见她。当从费小费口中得知她的死讯,他又是靠着怎样与爱同等绵长的恨意活下来,要去见见她的尸骨。他想要的,也从来只是她,锲而不舍,用心一也。从未变。

她是甲方,他是她的乙方。

两人的日子再不是之前的相敬如宾,而是实打实的三口子生活,平等的,好好做自己。日常嘴欠,嫌弃和互怼,当然还有安详,温柔和爱意。“请让我好好吃一口饭,化解岁月的艰难。”这大概对生活是最最温柔的祈愿与和解了吧。想起《四重奏》中的一句话:「泣きながら、ご飯食べたことある人は生きていけます. 」(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够走下去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安生日子没过多久,又生波澜。软肋还在,海面怎会平静。

倒数第二章,阮宁第三次犯病,是与阮老的正面对峙——当年阮父车祸身亡的真相。发生事故之时,阮宁就在案发现场,她知道是阮二叔动的手,但是她没有可以信任的人,没有对任何人说出真相,选择了装疯保命。她要完成爸爸的遗愿,好好活着,保护好妈妈,保护好爸爸最爱的妈妈,即使她有多恨妈妈。阮宁背负这个秘密十二年,当她拿着证据放到爷爷面前,希望为自己的爸爸报仇时,阮老放弃了她,选择了阮家,选择了权力。这种选择碾碎了她所有的眷恋和信念,那些痛苦和绝望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把她彻底逼疯。

她茫茫然去找林林,轻轻开口:“我好乖的,你们不要生气,我好乖,没有哭呀。”“林林,你同你爷爷回家吧,我也回家,你不要为难、不要怕,我不去你家。”“你也是骗我的,你们都是骗我的。你知道我不好,不那么好,就同我妈妈和爷爷一样,不想要我了。”这时候的小栓,同小时候一样,聪明又懂事,也害怕被丢掉,真教人心酸。俞迟放弃了俞家,放弃了事业,只为照顾她,因为她是“日久天长了,替换来的舍不得”(虽然是寝室姐妹说的话,但是我觉得同适用在俞迟身上),无法舍弃。他是她的“假爸爸”,她是他的小黄鼠狼。他要给她很多很多爱的亲亲,很多很多爱呀,你有没有看到。

最后一章的标题是“逃不出的同学录”,逃不出的爱。对着结尾阮宁幼时写给程可可的三封信,我在想,书生寓意何为。朋友们,不要像个孩子一样执拗地纠结为什么到尾了大boss都KO了作者却没有再来上五百个回合大大地撒上一拨糖,而是停在这短短的三封信上。注意了,这是本多以阮宁的视角写的书,写的是她二十八年里的大喜大悲,那不是仅仅“爱情”二字可以概括的。如果说俞迟一生的悲剧是由祖辈的爱所起,那阮宁的悲剧其实是她对自我认识的摇摆和质疑(这或许也是很多人的通病)

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三封信里的共同点,除了她的爱情观,还有她自我身份意识的羁绊。她时常比较着究竟是过去的小栓好,还是现在的阮宁好。在她第一次生病的时候,她笑着对俞迟说:“我要是张小栓就好了。”在初二语文课本上,有些心意若早些明知,或许可以使她懂得真正善待自己。在她成为俞迟的女朋友看见海报上的费小费时,她对二姐说:“我有点不喜欢自己。”在分手时她问那个俗套的“你有没有爱过我”的问题时,抖着机灵自己回答了“没有爱过”。在看到俞迟校园网背景中的姑娘,她缩到自己的弹丸之地,痛苦地无法成眠。她看不到自己的好,于是总是想成为别人心中喜欢的那个样子。这种身份意识的对抗也是她多次犯病的深层原因吧。三封信,我想也是小书生在这本书里想对我们说的话:自爱,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与世界握手言和。

大大以前说过:“女子可以柔弱,但不可以软弱;可以温柔,但不可以卑微;可以泛舟自在,但不可随波逐流;可以品尝寂寞,但不可以沉浸黑暗;可以弱质瘦小,但不可以没有一身铮铮铁骨。

“我总想着,有一天我终会成为一个比现在要温和正直善良的人,可是,更希望,你们长大后能成为这样的女孩儿:招人喜爱,活泼灵气,举止有度。我说我期许你们长大,这是最真的真话。”想想就很感动,她一直没变过,即使为人妇为人母,也始终保持着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给她的读者很多很多爱??(。′▽`。)??停在这里,一切刚刚好。

关于阮宁,还想说一点,是关于番外的。番外除了卢安安的反转,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是阮宁眼中、心底的自由。这是最最困扰我的一个点,我一直琢磨着,这个自由到底是什么。在阮宁大病初愈的时候有,在她上大学黯淡了眉眼的时候有,在二十年后的同学会上依然有,却在被Ulrica绑架的时候没有了。

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哲学上的词,叫“酒神精神”。这也是尼采提出的:“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在抗争中肯定并激发生命的内在意志力量,融入这个“世界”,无论面对着多大的恶意与嘲讽。阮父曾对阮宁说:“不要求你什么都是第一,但是你做任何事的第一分钟,必须是在向世界的大多数靠拢。”“当你真正被这个世界所接受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得到自由。”开始看的时候,我困惑于这两个句子,现在一联系却是豁然开朗。就是怀抱着这样的想法,在阮父带她四处求医被拒之时,依然不想死;在离开了阮家泯灭于众人之中时,依然努力地做好每件事,包括800米长跑的及格;在二十年后的同学会上,她还原给自身幸福和宁静。这个姑娘,真真了不起。这其中或者也有小书生的态度吧。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有几分对错,但就读者而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我所看到的《同学录》,虽不完整,但里面的真心我收到了,满满的。关于其他配角的话,受篇幅和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就说两句,番外是卢安安的自白而非宋林,我觉得除了出人意料的反转之外,更是对故事完整性的补充,相当于从上帝视角捋一捋情节。宋林其实在正文有多处的细节描写,仔细看看你会发现他对阮宁是什么感情。(ps:我认为整本书最大的bug应该在时间线上,有很多问题存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希望小书生能注意到。还有再版的时候能不能再多添几个小番外啊不够看(..???..)

我有看到网上的一些评价,说是下册的故事平淡了,不够折腾了,剧情逻辑减弱了等等。现在再回头看看,我却不以为然了。相比上册的大学时光,我更喜欢下册的故事。在解开前面铺设伏笔的同时,里面还糅杂着小书生的意志,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那是我还没迈入却通过她的笔下得到共鸣的阶段,这是特别难得可贵的。还有那些沉默在时光里的爱意,到了后面是历久弥新的,更觉弥足珍贵。

我也不喜欢读者把《同学录》同十年进行比较,“xx同xx设定像”“十年比同学录更好看”之类的。说实话,我看到这些言论都挺难过的。我们接受批评,但能不能给她更多的包容和支持,相信她呢。同一个作者,在写文过程中,难免会有设定相似的阶段。怎样突破自己是要时间去打磨的,只有一直写才会有进步。我们要看到每本书里做出的改变和努力呀。用某位推文博主下的评论来说,“作者写文像是开餐厅,你吃这她家的甜点吃腻了,可以去别的餐厅看一看,我不希望餐厅有任何改变,因为我爱吃的这道甜点只有她能做出灵魂。”只要她写,我就看;她出书,我就买。至于写得好,我们就夸;写得不好,我们也提出,就这么简单。但不要恶意攻诘作者,那是对她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话就说这么多啦o( ̄▽ ̄)

最后总结一句,《同学录》给我的感觉就像那句话:你是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

谢谢小书生带来这个故事。

我也期待与你下一个故事见面。爱你。

(为小书生打call,@喵星人言)


·上一篇品书:《同学录》:往后余生都是你
·下一篇品书:《同学录》:阮叔叔,从今以后,我代替你,爱祖国,也爱她。
本文由网友"胸小随我爸"上传,授权合作和侵权删除信箱:ibook8@qq.com
您可以发表对本文的评论!

用户名: